|
输卵管肿瘤的症状与治疗 |
发布时间:2010-12-03 |
浏览:次 【关闭此页】
|
|
概念
输卵管肿瘤是一罕见的妇科肿瘤之一,常在术前或术中被误诊为慢性输卵管炎或输卵管积脓。那么什么是输卵管肿瘤?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,常发生在不孕或患有慢性附件炎、输卵管结核的妇女,发病率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.5%-1.8%。
输卵管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,但是良性较恶性更为少见。输卵管良性肿瘤的组织类型繁多,其中腺癌样瘤相对多见。其他如乳头状瘤,血管瘤,不滑肌瘤,脂肪瘤等均极罕见。由于肿瘤体积小,无症状,术前难以诊断,预后良好。
病因
病因不明。70%患者又慢性输卵管炎,50%有不孕史,单侧输卵管癌患者的对侧输卵管经病理检查多有炎性改变,推断慢性炎症刺激可能是发病的诱因。慢性输卵管炎多见,输卵管癌却罕见,炎症并非是唯一诱因。
临床表现
早期无症状、病变发展时可出现输卵管癌“顾联症”即阻道排液、腹痛、盆腔肿块。
(一)阴道排液
约50%患者有阴道排液,为黄色水样液体,一般无臭味,量多少不一,常呈间歇性。这是本病最具特异性的症状。
(二)阴道流血
多发生于月经中间期或绝经后,为不规则少量出血,刮宫常呈阴性。
(三)腹痛
一般为患侧下腹钝痛,为输卵管膨大所致。有时呈阵发性绞痛,为卵管痉挛性收缩引起。不阴道排出大量液体后,疼痛随之缓解,少数出现剧裂腹痛,则系并发症引起。
(四)下腹肿块
妇科检查时常可触及一侧或两侧输卵管增粗或肿块。质实兼有囊性感,呈腊肠样或形状不规则,有轻触痛,活动常爱限。排液后肿块缩小。液体积聚后又复增大。
治疗方法
原则
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,化疗、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,强调首次治疗的彻底性。1、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,原则上早期应行全面分期手术,晚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。 2、化学治疗与卵巢癌相似,多采用以铂类和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。 3、放射治疗由于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疗效显著,较少应用放射治疗。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,作全子宫、双侧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,如癌肿已扩散到盆腔或腹腔,仍应争取大块切除肿瘤。一般不主张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。 输卵管良性肿瘤常无临床症状,故很少在术前作出诊断。最后诊断取决于病理组织检查。治疗方法为输卵管切除术。预后好。
输卵管腺样瘤:
输卵管腺样瘤为最常见的一种输卵管良性肿瘤,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,80%以上患者伴有子宫肌瘤,未见恶变。其组织来源尚有争议,认为是间皮、淋巴管内皮或血管内皮来源等,通过电镜研究,支持肿瘤由间皮来源的说法。肿瘤直径一般l~3cm,位于输卵管浆膜下,无完整包膜,但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。实性,切面呈灰白色或灰色。 临缶床上多无症状,往往在伴发其他疾病如子宫肌瘤、慢性输卵管炎时才发现。治疗为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。预后良好。
输卵管乳头状瘤:
输卵管乳头状瘤来源于输卵管上皮,一般生长在输卵管粘膜并向输卵管腔突出,呈疣状或菜花样,直径为1-2cm(图7一1)。常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,与输卵管积水并发率较高,偶尔亦与输卵管结核或淋病并存。早期无症状,因患者常常合并输卵管周围炎,故患者可主诉不孕、腹痛及月经过多等症状。随着肿瘤的发展,逐渐出现阴道排液,合并感染时,呈脓性。管内液也可流向腹腔形成腹水,盆腔检查可触及肿块。少数可发生恶变而成乳头状癌。 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,如果有恶变,按输卵管癌处理。
输卵管囊性及实性畸胎瘤:
输卵管囊性及实性畸胎瘤极为少见,一般为单侧病变,双侧较少见,大部分肿瘤生长在输卵管峡部或壶腹部,呈囊性病变,亦有少数是实性病变。肿瘤大小为0.7~20cm。发病年龄一般在21—60岁。常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、痛经、月经不规则及绝经后出血,由于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或无症状,术前往往不能发现。 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。
输卵管平滑肌瘤:
输卵管平滑肌瘤较少见,其发生和来源同子宫平滑肌瘤,亦可以发生退行性变,平滑肌瘤可发生在输卵管任何部位,较小,单个、实性、表面光滑;临床上常无症状,偶尔肌瘤较大时,可压迫输卵管腔而致不育及输卵管妊娠,也可引起输卵管扭转而发生腹痛。 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。
输卵管血管瘤:
输卵管血管瘤罕见,至今仅报道7例。输卵管血管瘤位于浆膜下肌层内,分界不清,可见很多不规则小血管间隙,血管被疏松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纤维分隔。临床无症状,血管破裂时,可出现腹痛。 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。
|
|
|
|
|
|
相关文章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