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体卫士,白色预警
从少女经期开始到绝经为止,女性都有一定量的白带排出。白带是阴道内的分泌物,由阴道黏膜渗出物、宫颈腺体和子宫内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。
正常的白带对女性的健康是有益的,它能起到自净的作用。因为它能经常保持阴道、子宫湿润,有利于阴道杆菌的生长、繁殖,而这种杆菌可以说是阴道的“卫士”,它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可以杀死混进来的病菌。
白带味多、味臭、颜色改变或呈脓性状时,预示着一些妇科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。如果你也悄悄发现你的内衣上出现了不正常的分泌物,现在你就可以做个自测,解读一下这些“白色预警”:
1. 无色透明黏性白带
症状:白带突然增多,与鸡蛋清相似,或稍显混浊,除感到腰酸外,很少有其他症状,常被忽视。
预警:这种白带多见于慢性宫颈炎、颈管炎以及应用雌激素以后。
2. 泡沫性白带
症状:除白带增多以外,往往伴有外阴、阴道的瘙痒,如果还有化脓性细菌的结合并感染,则白带为黄脓样,且有泡沫。
预警:滴虫性阴道炎。
3. 豆腐渣样白带
症状:白带中混有豆腐渣样的白色块状物,有时这种白色物质会附着在阴道壁上,不易脱下,常常伴有奇痒。
预警:霉菌性阴道炎。
4. 脓性白带
白带色黄或色绿,有臭味,这多是生殖器官发生感染所致。炎症渗出物,脓细胞、坏死的上皮细胞等,加上细菌的作用,使白带呈现上述改变。
预警:滴虫性阴道炎、慢性宫颈炎、子宫内膜炎或宫腔积脓等。
5. 血性白带
症状:即白带内混有血液。
预警:有可能是恶性肿瘤、宫颈癌、宫体癌等。有些良性病变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白带,如宫颈息肉、黏膜下肌瘤、重度慢性宫颈炎及宫内节育器所引起的副反应。
6. 黄色水样白带
症状:色黄,白带清澈如水,常湿透内裤,有一股臭味,由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所致,量较多。
预警:宫颈癌、子宫黏膜下肌瘤等。
7. 白带减少
症状:若白带明显减少或缺乏,则会出现阴道干涩、灼热疼痛、性欲减退、性交不适或困难等症状,还可伴有头晕耳鸣、下肢酸软无力、烦躁不安等。
预警:卵巢功能失调或减退,性激素水平降低,身体可能出现慢性疾病。
TIPS1:重视身体预警
妇婴医院专家说,很多女性对自己衣服的颜色很注意,对自己香水的味道也很考究,却往往忽视身体的警报。如果发现白带异常或有外阴瘙痒、疼痛等症状时,应及时前往妇科就诊,在此期间应尽量避免性生活,以免病情加重或疾病互相传播。特别是白带分泌过少要积极治疗,由慢性疾病引起的分泌过少,应在治病同时增强体质,注意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,以增强激素分泌。在治疗的同时,应该选择一些产道维护措施,能够对产道的各个部分起到保护作用。
TIPS2:白带异常切勿自行用药
妇婴医院专家提醒:白带有异常变化,虽然能做大致的判断,但切勿自行用药,而应该到医院做专业的妇科检查,因为有很多复杂情况并非可以自行判断。例如,有些口服药、阴道外用药对两种阴道炎都有效。但是治疗这两种阴道炎的冲洗药液正好相反:霉菌性阴道炎要用碱性溶液冲洗,滴虫性阴道炎要用酸性溶液冲洗。另外,除了妇科一些炎症外,有些人的白带增多还可能是某种妇科肿瘤的表现,比如子宫内膜癌、子宫颈癌,早期可能除了白带增多,没有其他症状,如果不及早上医院检查,延误治疗,可能就会抱憾终生。
夏天天气炎热 ,女性清洗外阴使其保持洁净是很有必要的,但是过多的清洗则会适得其反。阴道本身具有自净作用,频繁的擦洗和使用一些洗剂,会改变阴道的PH值,破坏阴道自身的清洁和抗病能力;而白带是健康女性的一种酸性分泌物,它可造成阴道酸性环境,能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生长繁殖,起到自净作用。正常情况下,寄生在会阴部位的细菌,会相互制约,处于平衡状态,病菌则难以肆虐。而肥皂多偏碱性,经常用它清洗外阴,会改变阴道附近的酸性环境,致使细菌容易侵入,增加感染机会,进而引发阴道炎。
女性清洁私密处的原则应该是维护女性生殖道的天然防线,不破坏阴道内的生态平衡,不让外界的病原体进入阴道。健康的女性只需用温开水清除外阴部皮肤表面聚集的汗液、皮脂等分泌物,保持外阴清洁即可。目前,有些妇婴医院的产道维护,通过四维立体疗法——生物波疗法、中医经络疗法、护理按摩疗法和尖端仪器的完美结合,能够对维持产道正常菌群,排除沉积毒素,调节内分泌,防治各类妇科疾病效果显著。
TIPS3:教你读懂白带化验单
看明白白带化验单,可以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做判断,即pH值、阴道清洁度等。
● pH值 :
pH值表示的是阴道的酸碱度,正常值为4.5,如果pH值在 5~6,那就是有阴道炎症。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就会上升,可大于5~6。
● 阴道清洁度:
阴道的清洁度分为4级:1~2度属正常,3~4度则意味着有阴道炎症。
1度:显微镜下能看到大量阴道上皮细胞和大量阴道杆菌。
2度:显微镜下见有阴道上皮细胞,少量白细胞,有部分阴道杆菌,可有少许杂菌或脓细胞。
3度:显微镜下看到大量脓细胞与杂菌,只有少量的阴道杆菌。
●霉菌与滴虫:
化验结果中,“+”说明可能感染了滴虫或霉菌。滴虫或霉菌不论其数量多少都是用“+”来表示,但“+”只说明感染了滴虫或霉菌,不能说明严重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