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 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,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,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,多见于分娩、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,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。也有的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症状,直接发生慢性宫颈炎。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大肠杆菌及厌氧菌。目前,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亦日益增多,已引起注意。
【关键词】 宫劲 护理 糜烂
1 病理变化
宫颈糜烂(cervical erosion)是指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,称宫颈糜烂。宫颈肥大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,宫颈组织充血、水肿,腺体和间质增生,还可能在腺体深部有黏液潴留形成囊肿,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,但表面多光滑,最后由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,使宫颈变硬。宫颈息肉,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,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,一个或多个不等,直径一般约1cm,色红,呈舌形,质软而脆,易出血,蒂细长。根部多附着于宫颈管外口,少数在宫颈管壁。宫颈腺囊肿,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,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深入腺管,将腺管口阻塞。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,压迫腺管,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,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、潴留形成囊肿,表面光滑,呈白色或淡黄色。
2 护理评估
2.1 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
2.1.1 询问患者病史及起病原因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,有无近期手术史或急性盆腔炎史。
2.1.2 评估患者阴道分泌物情况 阴道分泌物增多,由于病原体、炎症的范围及程度不同,分泌物的量、性质、颜色及气味也不同,分泌物呈乳白色黏液状,有时呈淡黄色脓性,伴有息肉形成时易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。
2.1.3 评估患者有无腰骶部不适 当炎症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时,可有腰骶部疼痛、盆腔部下坠痛等,每于月经、排便或性交时加重。
2.1.4 评估患者孕产史 宫颈黏稠脓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过,可造成不孕。
2.2 妇科检查
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、肥大,有时质较硬,有时可见息肉、裂伤、外翻及宫颈腺囊肿。
宫颈糜烂是子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变,根据糜烂深浅程度分为3型。
另外,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: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/3;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/3~2/3;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/3以上。
3 护理问题
舒适的改变与腰骶部疼痛及下坠感有关。焦虑与接触性出血及不孕有关。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。
4 护理措施
4.1 心理护理
慢性宫颈炎一般药物效果欠佳,且有可能癌变,因此,患者的思想压力大,易造成患者和家属的顾虑和不安。因此,在治疗过程中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,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,如治疗时间长、不孕等。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,定期复查。
4.2 治疗护理
4.2.1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原理是以各种物理方法将宫颈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破坏,使其坏死脱落后,为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覆盖,为期3~4周,病变较深者需6~8周,宫颈转为光滑。常用方法有激光治疗、冷冻治疗、红外线凝固疗法及微波法,各种治疗方法大同小异。治疗时间应选在月经结束后3~7日内进行,有急性生殖器炎症者列为禁忌。
4.2.2 物理治疗的术后护理 在术后1~2周脱痂时可有少许出血。在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期间(4~8周)禁盆浴、性交和阴道冲洗,以免发生大出血和感染。治疗后需定期检查,第一次一般为术后2个月,月经干净后复查,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直到痊愈。复查时应注意有无颈管狭窄。
4.2.3 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,过去局部涂硝酸银或铬酸腐蚀,现已少用。